left top
footer

     

     

    第二节    动物体内水的平衡及调节

    网友笑熬浆糊收集整理

        一、水的来源

        动物体获取水的来源有三条途径:

        (一)饮水  饮水是动物获得水的重要来源。动物饮水的多少与动物种类、生理状态、生产水平、饲料或饲粮构成成分、环境温度等有关。在环境温度还不至于引起热应激的前提下,饮水量随采食量增加而成直线上升。在热应激时,饮水量大幅度增加。相比较而言,牛的饮水量最大,羊和猪次之,家禽饮水量少,狗和沙漠里的羚羊、骆驼、啮齿类动物一般情况下可不饮水。

        多数动物在采食过程或稍后都要饮水,天气炎热时,饮水频率和量增加,放牧条件下,如动物不能随时饮水则影响动物的生产力。

        (二)饲料水  饲料水是动物获取水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动物采食不同性质的饲料,获取水分的多少各异。成熟的牧草或干草,水分可低到5-7%;幼嫩青绿多汁饲料水分可高到90%以上;配合饲料水分含量一般在10-14%以内。动物采食饲料中水分含量多,饮水越少,见表3-1。

        (三)代谢水  代谢水是动物体细胞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又称氧化水,其量在大多数动物中约占总摄水量的5-10%。不同营养素产生代谢水的程度不同,表3-2列出了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表3-3是不同性质饲料的代谢水。

        动物种类不同,代谢水的重要性不同。有汗腺的动物和蛋白质代谢尾产物主要以尿素形式排泄的动物,随着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产热量增加,水的需要量更大,体内营养素氧化产生的代谢水明显不能满足失水的需要。经计算,干燥环境中(环境温度26℃,相对湿度10%),这类动物代谢产生的水仅能满足总失水量的7%左右。猪、牛、羊等动物采食蛋白质越多,需水量越大,否则可能因尿素在体内积蓄而引起中毒。蛋白质代谢尾产物主要以尿酸或胺形式排泄的动物,排泄这类产物需要的水很少,甚至代谢水已能满足需要。袋鼠仅利用代谢水已能生存和繁殖。鱼类通过鳃排泄胺,需水量亦很少。冬眠的动物完全靠代谢水维持正常生存,维持的能量需要也仅靠体内负平衡代谢供给。

        二、水的流失

        动物体内的水经复杂的代谢过程后,通过粪、尿的排泄,肺和皮肤的蒸发,以及离体产品等途径排出体外,保持动物体内水的平衡。

        (一)粪和尿的排泄  动物由尿排出的水受总摄水量的影响。摄水量多,尿的排出量则增加。通常随尿液排出的水可占总排水量的一半左右。动物的最低排尿量取决于必须排出溶质的量及肾脏浓缩尿液机制的能力。不同动物由尿排出的水分不同。禽类排出的尿液较浓,水分较少;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水分较多。不同动物尿液浓度的近似值(渗透克分子/升):人1.5;牛1.3;兔1.9;绵羊3.2;骆驼3.1。肾脏对水的排泄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一般饮水量越少、环境温度越高、动物的活动量越大,由尿排出的水量就越少。

        粪便中的排水量,随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牛粪含水高达80%,在非热应激期间粪中水分排泄水份量超过尿中排泄量。绵羊、山羊和鹿粪,要形成粘状粪便,粪中含水仅65-70%,从粪中排泄的水约占总排泄量的13-24%。而奶牛在正常情况下为30-32%;所以,反刍动物由粪排出的水相对较多。粪中水分也受饲料性质的影响,如动物采食高纤维饲粮,粪中水分相应增加。

        (二)肺脏和皮肤的蒸发  肺脏以水蒸气形式呼出的水量,随环境温度的提高和动物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皮肤表面失水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血管和皮肤的体液中的水分可简单地扩散到皮肤表面蒸发。这种扩散方式随皮肤的温度和血液循环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皮肤扩散作用和呼吸道蒸发而失掉的水,被称为不感觉的失水。母鸡以这种方式失水可占总排水量的17-35%;二是通过排汗失水。排汗量也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排汗丢失的水不多,但在热应激时,具有汗腺、自由出汗的动物失水较多。人,马经汗排泄的水分量相当大,出汗也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方式,其效率相当于呼吸散热的400%,在散热的同时,水分也大量蒸发。

        (三)经动物产品排出  泌乳动物除以上几种方式失水外,泌乳也是水排出的重要途径。牛乳平均含水高达87%。每产1kg牛乳,可排出0.87kg水。实验证明,奶牛每形成1kg乳,约需供水4-5kg。充分满足奶牛饮水,可保证产乳量。产蛋家禽每产1g蛋,排出水0.7g左右,一枚60g重的蛋,含水42g以上,产蛋家禽缺水,产蛋率明显下降。

        三、水的平衡及调节

        动物体内的水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及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水不断地进行交换,保持体液的动态平衡。

        动物体液和消化道中的水合称动物体内的总水。总水量也是经常保持相对恒定的。这种恒定是动物得水和失水之间的平衡。表3-4是舍饲绵羊在20℃-26℃时体内水的代谢平衡。

        不同动物体内水的周转代谢的速度不同。用同位素氚(tritium)测得牛体内一半的水3.5天更新一次。非反刍动物因胃肠道中含有较少的水分,周转代谢较快。沙漠中的骆驼,因耐受失水能力强,水的周转速度慢。各种动物水的周转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及采食饲料的影响。采食盐类过多,饮水量增加,水的周转代谢也加快。

        水的排出,主要由肾脏通过排尿量来调节。肾脏排尿量又受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控制。动物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加压素的分泌。加压素促使水分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尿液浓缩,尿量减少。相反,在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加压素分泌减少,水分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

        此外,醛固酮激素在增加对Na+重吸收的同时,也增加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血K+、血Na+浓度对肾上腺皮质直接作用的调节。总之,动物体内水的调节,是一个综合的生理过程,水的代谢和体内水的周转,维持动物体内水的平衡。

     

    养猪信息网 版权所有 2007-2008 粤ICP备05043825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