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top
footer

     

    第一节  饲养标准

    网友笑熬浆糊收集整理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


        (一)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标准”是一个传统专业名词术语,其含义和准确程度受科学研究条件和技术进步程度制约。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窄。现行饲养标准则更为确切和系统地表述了经实验研究确定的特定动物(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不同环境条件等)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二)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也称营养需要量)  

        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制定这种营养需要的目的是为了使营养物质定额具有更广泛的参考意义。因为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同品种或同种动物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对特定营养物质需要量没有明显差异,这样就使营养需要量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相互借用参考。为了保证相互借用参考的可靠性和经济有效地饲养动物,营养物质的定额按最低需要量给出。对一些有毒有害的微量营养素,常给出耐受量和中毒量。
        营养需要中规定的营养物质定额一般不适宜直接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常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适当考虑一定程度保险系数。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动物生产的环境条件一般难达到制定营养需要所规定的条件要求。因此应用营养需要中的定额,认真考虑保险系数十分重要。


        二、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一)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是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高度反映了动物生存和生产对饲养及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具体体现了本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生产实践的最新总结。“标准”的科学性和广泛的指导作用无可非议。此外,总结、概括纳入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中的营养、饲养原理和数据资料,都是以可信度很高的重复实验资料为基础,对重复实验资料不多的部分营养指标,在“标准”或“需要”中均有说明。表明“标准”是实事求是、严密认真科学工作的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实验方法不断进步、动物营养研究不断深入和定量实验研究更加精确,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也更接近动物对营养物质摄入的实际需要。


        (二)饲养标准的权威性

        “标准”的权威性首先是由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决定的。其次以其制定的过程和颁布机构的地位作用看,也体现了权威性。“标准”不但是大量科学实验研究成果的总结,而且它的全部资料都要经过有关专家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严格审定,其审定结果又以专题报告的的文件形式提交有关权威行政部门颁布。这样,“标准”不仅有权威性,其严肃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研究制订的猪、鸡、牛和羊等的饲养标准,均由农业部颁布。世界各国的“标准”或营养需要均由该国的有关权威部门颁布,其中有较大影响的饲养标准有: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 制订的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英国农业科学研究委员会(ARC) 制订的畜禽营养需要;日本的畜禽饲养标准等。它们都颇有代表性,并各有特点,值得参考。


        (三)饲养标准的可变化性 

        “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就“标准”本身而言,它不但随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变化,也随实际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使“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尽可能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就应用“标准”而言,仅起着指导饲养者向动物合理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标准”规定供给动物的营养,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营养定额,认真考虑保险系数。只有充分考虑“标准”的可变化性特点,才能保证对动物经济有效的供给,才能更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四)饲养标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标准”是确切衡量动物对营养物质客观要求的尺度。“标准”的产生和应用都是有条件的,它是以特定动物为对象,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研制的满足其特定生理阶段或生理状态的营养物质需要的数量定额。但在动物生产实际中,影响饲养和营养需要的因素很多,诸如同品种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各种饲料的不同适口性及其物理特性,不同的环境条件,甚至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养。这种“标准”产生和应用条件的特定性和实际动物生产条件的多样性及变化性,决定了“标准”的局限性,即任何饲养标准都只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适用。切不可不问时间、地点、条件生搬硬套“标准”。在利用“标准”中的营养定额拟订饲粮,设计饲料配方,制定饲养计划等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环境情况和对畜禽生产性能及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对“标准”中的营养定额酌情进行适当调整,才能避免其局限性,增强实用性。
        总之,我们既要肯定由“标准”的科学、先进性所决定的“标准”的普遍性,即其在适用条件和范围内的普遍指导意义,又要看到条件差异形成的特殊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效果。


        三、饲养标准的发展


        (一)国际饲养标准的演变 

        国际上饲养标准的制订和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其中,饲养标准的萌芽和基本框架的形成就经历了大约100年的发展历史。饲养标准中的内容明显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细,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1809年Thaer提出用干草价评定饲料营养价值,为早期制定饲养标准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随着化学和分析方法的发展,1859年Grouven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化学分析资料为基础,正式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动物的饲养标准。
        1864年Wolff总结了动物营养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进展, 制定了第一个以动物消化实验为基础、以可消化粗略养分为指标的饲养标准。
        1890年Atwater提出了利用饲料燃烧能值计算可消化养分的饲养标准。从此,饲养标准的制定和发展进入了现代动物营养和饲养科学的新阶段。
    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二十世纪初期以前的饲养标准仅限于考虑常规粗略养分,但仍实为一种科学的标准,美国的Morrison,F.B.以当时的标准为指南编著的《饲料与饲养》,长时间被用作教学和科研重要参与文献,至今仍有影响。以后,饲养标准的营养指标很快扩展到了一些精细分析的营养素。目前动物营养中已经研究清楚了的营养素,大部分都已进入了现代的动物饲养标准。“标准”中营养指标的定额逐渐趋于更加准确。
        饲养标准的内容是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如何用一个准确、简明的概念来反映高度概括的内容,至今仍然是一个在不断研究和发展的问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用饲养标准这一名称概括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供给的科学研究总结,普遍被接受和采用。此后,针对制定的营养定额不同,出现了不同名称。美国NRC在1944年把饲养标准改为营养供给量,1953年又改成营养需要。一些研究者或科学研究单位为了动物生产者方便使用饲养标准,以“标准”为基础,提供了营养推荐量。名称上的改革变化,目的旨在使饲养标准更准确、清楚反映科学研究对动物营养、生理、生产客观规律的认识。


        (二)饲养标准的发展现状 

         饲养标准演变至今,各国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制订的条件和内容却逐渐趋于一致。例如日本的饲养标准,实质上是按最低需要标出定量数据,与美、英等国的营养需要相比,基本上没有大的差别。我国在制定各种动物的饲养标准时,对缺乏可靠资料的营养素,仍然以参考NRC的资料为主,按最低需要给出营养定额。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已逐渐趋于一致,甚至没有明显差别。
        各国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在考虑营养指标种类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对营养指标数量的给出方式上有不同。有的“标准”按静态平均数给出,即一个特定的动物阶段给出一套营养定额,例如我国各种动物的饲养标准,ARC等。阶段跨度越大,营养定额满足阶段始末的适宜程度越不理想。有的则按动态平均数给出,例如NRC和德国的“猪营养需要”。 按动态模型给出营养指标定额,可以根据生产动物产品的质和量及具体的环境条件得到相应的营养物质定额,克服了静态“标准”按生理阶段给出营养定额的缺点。
        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不但明确增加了可消化氨基酸需要和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含量方面的资料,并将动态营养需要编制成了计算机光盘软件随“营养需要”的书面材料一起发行,利用计算机可以从光盘中获得任意生产性能和环境条件要求的成套营养需要资料。例如20-120千克体重范围内的生长肥育猪,只需要给出猪的具体体重、日增重中的瘦肉含量、猪舍的环境温度、每头猪占有的猪舍空间、饲粮的能量浓度,动态模型就会给出满足条件要求的全套营养需要定额。

    养猪信息网 版权所有 2007-2008 粤ICP备05043825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